找到相关内容1955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唯识通论

    大教,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,断烦恼障,伏诸盖缠,修自分善,得自乘果,出双界诸故。是知此宗教义普被三乘,群经大义无不备明,未可以何宗赅摄也。虽然,深密楞伽阿毗达摩华严经等此宗特崇,求其与小乘...,相续转变不常住故。知无常者有二利益:一了缘生实相,二得贪痴对治。所谓缘生实相者:世间万象建立于因果,由因招果,由果酬因,因果感赴万象森起而秩序不乱,是故善有其果,有其报,转变生起功不唐捐,相似相续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0968365.html
  • 唯识三十论释(2)——守培法师

    尽。学者当以颂为准。  释论云:有义此识,唯有喜受,恒内执我,生喜爱故。有说此意,四受相应,谓:生,忧受相应;生人天初二静虑,喜受相应;第三静虑,乐受相应;第四静虑,乃至有顶,舍受相应。非此末那,...论此心所有种种增减不同。结果,护法于此九心所外,加别境中慧心所,谓无此慧,烦恼不能起故。又加随烦恼中八大随烦恼,谓论说八大遍一切染心,七识是染心,应该有故。如此结说,意俱心所十八,无余心所。颂中已将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468370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四)

    因缘:一为出离三,往人天善趣;一为出离轮回生死,三菩提。  以上所述,以出三界牢狱,离脱惑业之系缚,称为出离。  《华严五教章》卷三(大正45?492c)记载:“又进修道人有其二种︰(一)渐出离者...守护的缘故,所以无论在行、住、坐、卧,或睡眠或醒觉,或心中昏乱、不愉快等,常被诸天所守护。因此,一切山川中的木石精灵、人、天龙鬼神、兽、鬼神等,都不能扰乱、伤害菩萨。  B.转受余生,不成病苦  ...

    传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168456.html
  • 佛教“空”义的历史演变

    道人,言一切法不生不灭,空无所有,譬如兔角龟毛常无。”这被反对者认为是附教外道的错误观点“空”,是否定因果、否定幻有、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。  值得注意的是部派佛教区别空与有的理论和方法。著名佛经...“灭”、“道”四谛。这也就是说,人生是苦,是忧患的挣扎过程;人生痛苦的原因是无知的见解和邪恶的欲望;人生的终极目的是永恒的寂静(涅?);排除人生的执著,消除人的的业力(习惯力)是达到寂静的道路。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1468630.html
  • 《格萨尔》所体现的古代藏族山水为喻的审美特征

    的事端比大山还重;造  成的罪孽比江河还要长。  此外,圣山圣水还作为权力、勇猛、人鼎兴旺的象征。正如《公祭篇》中讲:  若不知道这地方,这是僧珠达孜大王宫,  是天神胜利的无量宫,眼见城堡不堕中...

    丹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5668805.html
  •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

    过现未戒类成就关系,七众别解脱律仪的建立,近事和五学处、三归、近住律仪等问题。第五《自业纳息》,广释自业、业成就当不当受异熟分别、预流者不堕和所得智、诸学的谋害、留多寿行和舍寿行、心狂乱、不善的缠...非学非无学,无学五蕴,唯一究竟、离我语取,二遍知、三归依处等问题。第五《无惭愧纳息》,广释无惭无愧和惭愧,以及增上善根和微俱行不善根、断善根、续善根,心变坏,掉举和作;惛忱和睡眠,梦中善恶和果报,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74969163.html
  • “十广大佛事”之研究—以《华严经·佛不思议法品》为中心(上)

    涅槃等作佛事。佛所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,为使众生能得清净,为令众生远离、为使众生不失念恒处正念,为普摄诸众生住胜愿,为众生说法知幻法不失时故,为使众生不起疲厌故。再者,从〈十行品〉、〈十回向品〉、〈...心思虑而入寂静,则本有佛智自然现前,此即所以名为不思议;又以佛能开启众生之智,故名佛不思议。既然称名不思议自然是不可说,然而为利益众生故,假因位而方便说。  〈佛不思议法品〉位于《华严经》七处九会中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1169279.html
  • 陈泉州:信、解、愿(2)

    八个字——转迷成悟,离苦得乐!  佛法依修行目的,可分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,两者不是以外相而区分的,而是看是否具备出离心。如果修法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现世的利益,如健康长寿、升官发财、消灾等,或因惧怕三道的苦难,而希望自己下一世不堕,得到人天果报,凡有这些发心的任何修法,都属于世间法。反之,如果具备了出离心,修行是为了求得脱离轮回,而不是为了健康长寿、升官发财等世间福报,这样的修行就是出世间法。 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0769443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佛教的净土思想

    ,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景象。   3.政治清明:药师琉璃净土没有刑罚,没有牢狱,没有贪官污吏,现实社会中所看到的抢劫、暴力、贩毒、青少年犯罪、行贿等问题,都不可能在药师佛的琉璃净土中出现,所以...。   3.有殊胜的欲乐。   4.有安稳的定力。   伍?兜率净土的特色   1.慈悲喜舍:弥勒菩萨常怀著四无量心,特别护念摄受娑婆世界的众生,所以愿在堪忍的秽世界,建立庄严美好的净土,加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369459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学佛的次第

    、应忏悔。波逸提有舍堕与单堕两种,意思是说,凡是犯了此罪而不忏悔,将堕入,因此称为“堕”。   a舍堕:必须尽舍所犯的财物于僧前,藉以舍去相续的贪心及洗清罪恶。舍堕下共有三十条戒,大都与日常衣物...在精神上无所寄托,但是至少还没有走错路,将来还有得度的机会。另外有一种人是信得很虔诚,但不知分辨而“信”得入迷,这是“迷信”。迷信比不信又好一点,因为虽然入了迷,但总还有一种信仰,至少宗教劝善止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069465.html